标准化是产业化成功的前题。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6年成立的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 (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在1993年8月正式制定的MPEG-1,已成功地在中国推动了VCD产业。而该组织在1994年又发布了MPEG-2标准,因而又带动了DVD及数字电视等多种消费电子产业。
其实该组织早在1993年即开始制定MPEG-4,直到1998年10月方才定案,并于1999年2月正式公布了为国际标准的MPEG-4(ISO/IEC14496)第一版本。同年年底MPEG-4第二版亦告底定,且于2000年年初正式成为国际标准。
MPEG-4与MPEG-1和MPEG-2有很大的不同。MPEG-4不只是具体压缩算法,它是针对数字电视、交互式绘图应用(影音合成内容)、交互式多媒体(WWW、资料撷取与分散)等整合及压缩技术的需求而制定的国际标准。它能满足三种族群的需求—多媒体内容创作者、网络服务供货商和终端消费者。
对多媒体内容创作者而言,MPEG-4使多媒体内容更多元化、更具有弹性,且多媒体组件更容易被再利用。它能将现今各自发展的技术及应用,如互联网、动画、视频、音频、交互电视等,整合至单一架构之下,进而提供更佳的资源管理方法和保护著作权的机能。MPEG-4标准前进之脚步并未因第二版的出现而暂缓,不断有新的增加及修改,进一步扩展此标准所涵盖范畴及应用领域。例如,2001年初于修订三中加入了Studio Profile。 Studio Profile将比特率进一步提升至1.2Gb/s,而分辨率则可达到4000×2000像素,如此使得MPEG-4标准得以延伸至电视电影专业影片制作领域。
MPEG-1 MPEG-2 MPEG-4
一般使用的位速率 (kb/s) 1380 kb/s(352×288) 6500 kb/s(720×576) 880 kb/s(720×576)
视频质量 满意 很好 好至很好
进行译码的硬件要求 很低 中等 高
对网络服务供货商而言,MPEG-4是透明度很高的信息传递工具。它可以藉由与其它国际标准的兼容相通而存在于各种形式网络上,如宽带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以及无线传输等。尤其在单纯以视频音频传输为主的应用中,尽管位速率约为MPEG-2视带大小的十分之一,但是播放的质量几乎没有改变。这表示MPEG-4比MPEG-2有更高的带宽使用效率(见表) ,在终端处可增加同时播放用户之数量而视频效果仍可保持。
对终端消费者而言,MPEG-4能让消费者在原创作者限定的操作功能范围之内,与节目内容中之对象交互,体会前所未有的娱乐效果。而且在低传输率、移动式的网络中,MPEG-4能使多媒体应用得以发挥。这包括了交互式多媒体广播和移动通讯等。
所以,与MPEG-1和MPEG-2视频标准的功能相较之下,除了传统的数字视频编译码的功能之外,MPEG-4更具备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功能,包括有以对象内容为基础的视频对象存取、以场景内容为基础的可升级性、视频存取、纠错能力等等。MPEG-4视频标准不仅可以提供一个更具压缩效率的新多媒体信息传输标准,同时也可以达成更好的交互性、全方位存取以及强劲的纠错能力。
虽然MPEG-4标准体系完整广泛,但此标准之部份相关技术尚处开发阶段。近来讨论热烈的MPEG-2与MPEG-4整合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在MPEG-2主画面上叠上一个或数个MPEG-4子画面,如此在观赏主画面节目时,可同时选择子画面的内容。比如电视教学,可同时观看教师示教及其教学内容;或是看一场球赛,同时播放喜爱球员的介绍;或者看新闻内容的同时播放手语画面。由于此类应用逐渐兴起,针对这类应用之解决方案亦纷纷推出,有的为硬件方案,有的为软件方案。前者为MPEG-4专属译码芯片,但由于部份MPEG-4相关技术(如:串流格式),尚处百家争鸣时期,主流尚未浮现,这使得芯片厂商仅能择一而为之。后者软件方案则较具弹性,可随时依市场需求形势而改版更新。
目前市场上,已有厂家推展以CPU直接译码之方案,其中以美国高升科技集团公司(RISE Technology Company)之方案较为知名。此方案是采用其与第六代x86兼容之处理器芯片(iDragonTM mP6) ,利用其低耗电、高性能多媒体运算专利技术,达成以系统微处理器来执行MPEG-4译码的目的。此种解决方案可省掉额外MPEG-4译码芯片的成本。同时高升公司专属的MPEG-4播放器软件与业界多种格式兼容,并有效地发挥出iDragonTM mP6高性能多媒体指令操作架构(三个整数和三个MMX超级标量结构),为视频点播提供高画质多媒体译码技术。高升公司的mP6芯片已经成熟并批量生产,且被用在诸多无风扇为必要条件的商业产品内。其特低耗电量性能可增加系统之可靠性,更被嵌入式商品所选用。高升公司将参加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02)。在高升公司的展位上,将会展示一套微软公司支持开发的有线电视一条龙系统解决方案。此系统将会展示一套完整的、商业化的且已被运营商采用的视频点播服务器。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