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DV动态 | 数码产品 | 视频采编 | 网站建设 |
【收藏DV】
  最近3月排行
·华为的冬天
·北国之春-任正非
·华为发布鸿蒙电脑,冷静分析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如何提炼新闻 找到新闻视角的八种方法
2007/7/6 0:12:45
 

  提炼新闻、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中找到新闻点甚至是独家新闻,是记者应该具备的本领。经过近20年的记者生涯,笔者总结出许多捕捉新闻的方法。

  旧文里面提炼新闻

  新闻突出个新字,但旧闻经过提炼、改造也能变成新闻。有的旧闻有了新闻由头,就能变成新闻;有的新闻刚刚发生,没有事实加以证明,采用旧闻的材料,可以使新闻更加丰富、可信。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八十年代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基础上,我国将在今后三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我抓住这一时机,针对新中国成立后的9次大裁军,采写了《中国军队在新中国建立后裁军七百万》的消息。其中95%的材料都是旧闻,却以新闻的面貌出现。我拿第九次大裁军作为新闻由头,在消息导语中画龙点睛。接着,从解放军1950年第一次大裁军一直写到1985年第八次大裁军。这八次大裁军都是几十年前的旧闻,但把它提炼成新闻后,受到报纸的普遍青睐。

  旧闻变新闻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一、新闻由头。没有新闻由头,旧闻很难改造成新闻。

  二、新闻背景。裁军是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而旧闻又能满足这样的需要,这样才能出新。

  三、新闻事实。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将在今后三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当时只是口头宣布,没有成为事实,而前八次大裁军已经具备丰富的事实。利用宣布裁军50万,突出新闻的“新”字,用前八次大裁军补充新闻的“实”字。

  单一新闻中提炼对比新闻

  对比新闻往往是把新闻与旧闻对比,提炼对比新闻,必须寻找到同类的旧闻,对相同事物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可以强化读者对新闻的感受。

  《中国军队展开新的“三打三防”训练》是2000年8月11日我采写的一篇对比式新闻。这篇消息在导语中写道:“中国军队正在全军展开‘打隐形飞机、打巡航导弹、打武装直升机,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防侦察监视’的新‘三打三防’训练,以提高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能力。”

  接着,消息在主体中写道:“1970年初,中央军委曾在全军掀起‘三打三防’训练的高潮,当时‘三打三防’的内容是‘打坦克、打飞机、打空降,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通过这篇对比新闻,读者在30年前后的两次“三打三防”训练对比中,感受到我军在现代化建设上的巨大变化,这样比单一地介绍新“三打三防”训练要丰富得多。

  大新闻里提炼小新闻

  大新闻提炼小新闻,实际上就是分解新闻,把一篇新闻分成多篇新闻。

  分解新闻的常用方法有四种:

  一、按时间顺序提炼,就是按照新闻的发生、经过、结束进行提炼,可提炼出连续报道的许多题目。

  二、按新闻的内容提炼,就是按照新闻的不同方面进行提炼,比如报道军兵种联合军事演习,可以按照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防化兵等不同兵种的演习科目进行提炼,每个兵种都是一个报道题目。

  三、按体裁提炼,就是根据新闻事件和人物提炼出消息、特写、通讯、述评等多种体裁,一件事和一个人物可用消息、特写、通讯等不同的新闻体裁进行报道。

  四、按人物的类别提炼,就是按照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进行提炼。

  共性新闻里提炼独家

  提炼独家新闻是记者的硬功夫,这需要长期经验积累和独特眼光,但也有些规律性东西可以遵循:

  一、采访时细心观察,在共性中寻找个性。采访时每个记者都在对人物、事件进行观察,选取角度,而独家新闻,就必须观察仔细,角度新颖,别人平视,你可以站得高一点,进行俯视,或者趴在地上进行仰视,寻找别人看不见的角度,找出个性的东西。

  二、采访中不随大流,独立思考。人云亦云,众人写的东西你也写,永远出不了独家新闻。

  三、采访中既要抓住独家,也要提炼新闻。

  譬如,1997年7月平津战役纪念馆开幕式,有3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大多发一篇开幕式的消息,我除了发消息外,还仔细观察,在平津战役纪念馆的“烈士墙”上,5889名烈士有姓名和籍贯记载,此前我了解到平津战役共牺牲了7030名烈士,也就是说有94% 的烈士有了下落。我登时觉得这能成为一篇有价值的新闻。

  于是,我抓紧采访了纪念馆的同志,迅速整理出《平津战役牺牲的7030名烈士有6639人有了下落》的消息,被全国上百家媒体采用。 
  分散新闻里提炼组合新闻

  组合新闻的价值就在于把含新闻量不高的新闻进行合理组合,达到100%的新闻价值。

  一、同类事物的组合。《中国军队后勤正在进行三大改革》的消息,就是把我军后勤领域的“三军联勤、社会化保障、提高野战机动保障能力”组合在一起。不是同类事物很难组合在一起。

  二、并列关系的组合。形式逻辑把事物分为属种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而组合新闻采用的是并列关系。采用并列关系,文章表述逻辑性强,层次分明,便于读者阅读。

  三、具有新闻价值的组合。组合新闻的每个组合体,尽管新闻含量不高,但必须具有一定新闻含量,而且经过组合后能达到一定效果。

  同类新闻里提炼系列新闻

  如何在同类新闻中提炼系列新闻是在新闻写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譬如围绕“我军官兵文化素质的变化”,从这一同类出发,按职务分:可以写义务兵、士官、军官文化素质的变化;按干部的类别分:可以写专业技术军官、指挥军官的变化、文职干部的变化;按照学历分:可以写中专学历、大专学历变化、大本学历变化、硕士和博士的变化;按性别分:你可以写男军官和士兵的学历变化,也可以写女军官和士兵的学历变化,在“三八”妇女节时,写女兵的变化,会很受报纸的欢迎。同一类事物中,要善于分类,善于跟踪,合理区别,就能提炼出系列新闻。

  局部新闻里提炼全局新闻

  笔者作为新华社驻战区的军事记者,长年接触的是局部新闻,而局部新闻的价值与全军的全局性新闻相差甚远。要想增加局部新闻的含金量,就必须站在全局新闻的角度去提炼局部新闻,也就是站在全军新闻的角度审视战区新闻,具备了全局意义的局部新闻,可以成为“赤金”新闻。

  2001年12月3日,我采写的消息《北京军区494名退役军官为国分忧选择自主择业》,被《人民日报》等全国80多家报纸采用。北京军区494名转业军官与全军数万名转业军官相比,仅是个局部,但2001年却是我军首次实行转业军官自主择业,它是我军退役军官安置的历史性变革,用一个局部新闻反映我军安置政策的重大变革,便使局部新闻上升到全局新闻的高度,成倍增加了局部新闻的含金量,受到报纸的普遍欢迎。

  典型新闻中提炼后续新闻

  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报道,已经成为新时期新闻报道的一个主要方面,典型报道通常在一篇主通讯之后,要进行大量的后续报道。于是,如何提炼后续报道,成为摆在记者面前的新课题。

  现在典型人物的后续报道形成了一些读者已经看腻的报道模式,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同一手法反映不同典型。典型人物的主通讯发表后,往往接着就是:XX眼中的XX。二、雷同的巡回报告报道。典型人物大都要进行巡回报告,而巡回报道内容又是千篇一律,报道的内容也跟着千篇一律。三、学习、接见、反响、称号的模式报道。

  在“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的宣传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在华益慰的主通讯发表后,我们选择了许多新的视角:人事档案,是人物成长经历的镜子,于是有了《三寸纸袋看丹心》—干部档案中的华益慰;家庭影集,是人生经历的缩影,于是有了《历史铭记往日的辉煌》—老照片中的华益慰;家信最能体现人物的真实内心世界,于是有了《家书抵万金》—书信中的华益慰;师生朝夕相处,学生对老师看法是独特的,于是有了《终身为人师表》—学生眼中的华益慰;患者是医生的最权威评论者,于是有了《生命的回音》—患者眼中的华益慰;群众的口碑是金碑,于是有了《楷模在我们身边诞生》—北京军区总院医护人员谈华益慰。

  华益慰的后续报道多达52篇,由于精心选择了许多不同视角,所以人物刻画有声、有色、有血、有肉,为主通讯锦上添花,感动了读者。(作者是新华社解放军分社驻北京军区支社社长)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手机烟台(mYantai)
 作者:陈辉   

 

  上一篇:内地记者太"牛气" 在香港"咋"做记者?
  下一篇:国家广电总局发“禁播令” 电视购物需要权威法规
      更多...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数码在线网站 DV OnLine©  鲁ICP备12016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