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DV动态 | 数码产品 | 视频采编 | 网站建设 |
【收藏DV】
  最近3月排行
·华为的冬天
·北国之春-任正非
·华为发布鸿蒙电脑,冷静分析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贵州电视台科教频道“身价”何以超千万
2007/6/23 23:55:31
 

  ●贵州电视台台长:打造西部精品卫视

  贵州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一年的“身价”是多少?

  1000万,这是2006年贵州广告客户愉快支付的。进入2007年,这个“身价”还在看涨。

  在科教兴国的时代背景下,本世纪初,全国有26家地方电视台都创办了科学教育频道。时至今日,仅有11家还在办。2001年7月1日开播的贵州电视台科教频道,就是其中之一。

  没有继续办下去的频道各有原由,但没有资金投入、这是一个共同的难题。作为科教兴黔的一个传播平台,科教频道从开播当年贵州电视台赔进去400多万到去年市场主动“投入”1000万,收视率从落地无声到拥有一批跨年龄段、跨知识结构的固定收视群体,走出了边缘频道的尴尬,走出了一条低成本、高社会效益、电视文化产业的改革发展之路。国内不少电视台先后赴贵州电视台取经,被业内誉为大众传播科教的“贵州现象”。

  绝地求生,新机制“试水”市场

  频道组建之初,名为科学教育频道,有四难:没有充足资金,没有专业人才,没有节目源,没有可预期的收视群体,就蹒跚上路了。

  “贾老师讲作文”,是最初播出的节目之一,科普的节目更是单薄,健康还没有纳入。这种内容这样质量的节目与你讲我听的填鸭式播出,可想而知,不要说形不成收视群体,市场的反映更冷淡,全年频道“创收”22万,台里仅资金就赔进去400多万。辛苦一年,只挣得一个“边缘频道”的地位。

  是贵州不需要吗?是大众不需要吗?

  不!作为“欠开发、欠发达”地区,贵州太需要了。但财政不可能投入,作为欠发达地区的电视台,贵州电视台也不能承担这样的赔。用电视这个大众传媒普及、提高综合科学素养,应该是大众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

  当时,还没有意识到最大的难题在于:按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思维来办这个频道,不可能找到市场入口。

  如何走向市场?

  2002年,贵州电视台决策层作出决定:将科教频道作为第一个实行内部公司化运行试点。2003年,又将科教频道更名为科教健康频道。2004年7月,由贵州电视台注册100万元成立了贵州科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为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广播电视国有企业,用新的机制,对科教健康频道进行整体运作。

  现省广播电视局局长,当年任贵州电视台台长的李新民说,以改革求发展。机制创新带来管理创新,就能闯出一条路。

  这也是全国地方台第一个公司化的科教频道。给一个机制,科教频道就找到了撬动市场的支点。

  曲高和众,传播新理念

  内部公司化运行试点的第一年,台里给的创收指标60万。

  回首第一次立这个军令状,频道负责人实话实说:当时心中的确没有底,因为去年辛苦一年才有22万元,今年就要翻番。台里面的政策给了我们信心,我们决心,如完不成这个任务,个人借款也要补上这个数。

  一个收视群体还没有形成,在观众中还没有口碑的频道,要吸引广告商的注意,其难度犹如缘木求鱼。全新调整思路,以把握智慧、健康生活为理念,高品位,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频道的节目定位,频道从高定位启航。

  黄金时段拿什么节目奉献给观众,这是科教频道能否迅速抓住观众的关键。国内外视野、科技新前沿:《神奇的地球》、《玩转地球》、《世纪之最》、《探索·发现》、《奇趣大自然》、《一生要到的66个地方》、《环球科技》、《大开眼界》、《读书有用》、《健康时空》、《健康一级棒》等引进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优秀节目;与中国科教影视协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播出了内容包括科普科技、青少年成长、环境保护、探索考古、医疗卫生、军事科技专栏等七大类百集优秀科技电影,成了频道主打。

  贴近需求,激活本土。频道先后开办了《与健康同行》、《大教育》、《女人世界》三大地域性品牌栏目。其中,《与健康同行》节目是与省卫生厅联合创办的。节目以“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为理念,以普及健康医疗常识为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医疗体系和宣传阵地主要内容,及时发布省卫生厅对各种疾病疫情通报及防控知识,并加大了公益性节目内容的宣传,体现了为大众服务的宗旨。几年来,制作专题节目数百期,近百位医学专家走上屏幕,为广大观众解答了各种疾病问题。在本地化的《大教育》节目中,聘请了贵阳市教育局局长李秉中担任总顾问,并在省内高校、社会科研机构等单位精选了一批有学识,有威望的专家作为栏目的专家咨询队伍,实现了与观众的有效互动。《女人世界》则是频道精心策划,强力打造的我省第一档大型女性节目,以“关注女性生活,述说女性人生”为宗旨。去年1月2日开播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应,栏目热线不断;观众来电有要求参与节目的,有向节目倾诉自己情感的,也有全省各地的女性主动申请参与《女人世界》访谈节目的。截止到2007年5月30日播出174期,参与访谈节目的女性近157位,并于2007年3月栏目成立《女人世界》嘉宾会员俱乐部,节目成功地走进了女性,走进了观众。

  曲高不和寡,全新的传播理念,精心编排的节目成了贵州大众喜爱的电视科普“百科全书”,吸引并拥有了固定的观众群体。铜仁二中的杨鑫同学说,《神奇的地球》让她看到了山外精彩的世界,贵阳市的申红女士看到《大教育》栏目播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节目后,打电话到栏目来咨询,她与读初中的女儿已无法沟通,母女关系异常僵化。栏目为申女士联系了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经过专家心理辅导,申女士和她的女儿已和好如初。家住遵义市的张政琴女士通过栏目电话询问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办法,在栏目的协助下到贵阳得到了规范的治疗,病情得到完全控制。

  据央视——索福瑞斯媒介研究公司受众调查中,在年龄跨度、知识结构、职业分布上较为均衡,科健频道实现了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定位目标。

  “五秒”效应,市场大门这样打开

  2004年初,重庆耀祥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熊中祥到贵州出差,在宾馆里无意间收看到了科教健康频道的电视节目,立刻就被精彩丰富的内容所吸引。作为广告行家,熊中祥意识到这是一个广告投放的优势平台。很快,他的公司代理的产品广告就在科教健康频道播出了,这一合作就是三年多。熊中祥先生很有感慨地说:“和科健频道合作,好平台,好服务,我们与科教健康频道实现了双赢。”

  事实上,频道人员组建来的员工,有记者、编辑、播音员、行政人员,但没有一个是做营销的。面对陌生的市场、不占任何优势的频道资源,大家对做市场十分陌生,可以说信心也不足。频道负责人鼓励大家:市场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同的是,我们要用智慧去赢得市场。是在运行了40天后,一单2000元的广告终于签订了。这个频道的“第一桶金”,让全频道的人都非常振奋。频道负责人专门在公告栏上写下了这个喜讯:有了1,就会有2、3……这是我们频道走市场的零的突破,只要我们踏实进取,我们就会获得市场的回报。

  频道以全心全意做好每一件广告服务工作为目标,不让一个客户因为服务不到位而流失。广告科负责人至今仍能记得一单价值仅720元5秒的学校服务信息,广告科的同事加班加点,从前期的几易其稿,到后期包装制作的数次修改、数次配音,直到客户满意为止。这样的人力投入、制作,其成本远远超过了720元。但是,为5秒广告的“金牌服务”所形成的口碑效益,这一单广告又何止“创收”720元!

  这是频道的经营理念。由于频道定位专业化,大品牌广告很少在这里投放。“用心为你服务,合作就会双赢”,把创收“细微化”管理作为频道的营销定位,小广告、小品牌为主,兼顾节目创收,在非黄金时段打造弱势频道的黄金卖点;以品牌节目拉动晚间节目时段的收视。如贵阳某知名家装公司的老总,他先是《神奇的地球》节目的忠实观众,进而发现该节目是广告投放的黄金平台,将自己公司的广告长期投放在了科教健康频道。就这样,频道拥有一批固定的长期合作伙伴,也把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创收连年翻番。2002年完成142万元,2003年374万元,2004年实行了公司制运作后,经营创收达475.7万元,2005年,创收577.5万元,2006年创收突破1000万元,利润增幅75.3%。

  频道组建时,在整个电视台属于一个边缘频道,是吸引不了台里面的冒尖人物加入的,队伍很普通,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但是,转换了机制,这些年轻人在实干中脱颖而出,一批有创新能力、实干精神的员工走上了管理岗位,正是花动一山春色。这些上世纪70后、80后的年轻人,在频道的这个舞台上,成就了科教传播的事业,证明了他们的能力。

  但是,也有人被淘汰出频道。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大锅饭的惰性使他们适应不了竞争机制。

  0.15元核算,成本这样降低

  频道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化的管理后,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难以想像的改变。

  向管理要效益,以制度促发展,已经成为公司领导层和广大员工的共识。几年来公司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10多个,实行了三公开:制度公开、经营公开、收支公开,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增加了职工对频道发展的关注程度。

  建立制度不难,关键就是执行力的问题。频道负责人以身作则,带头严格执行,员工监督,只要违反,照章扣罚。如广告价格,定下来后,就是频道负责人也没有特殊批准降价的权力。记者外出采访,以贵阳市一个单程的士价10元为标准,控制核准差旅费的报销。办公用纸是一个难以控制的成本,也是很多单位忽略不计的支出,但在科教频道,这里仍然是一个成本控制区:节目单打印双面使用,打印墨盒要灌三次墨水直至不能使用才能废弃。买打印纸要货比三家,他们发现小河区超市买的打印纸要比贵阳市内超市便宜0.15元,于是,打印纸就从小河区购买。

  细微的成本控制,使员工们对频道所有的公共财物都很在乎。有一件小事可见一斑:广告科添置了接待客户用的新沙发,并规定,工作人员不能在上面睡觉。于是员工加班累了困了,最多趴在桌子上打盹,决不会在沙发上睡觉。

  频道实行了严格的财物管理,建立了财务人员与频道管理层不相容职责的分离与监督机制。公司的内控制度得到了有效的执行,财务各项收支完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2006年台里下达的创收成本支出控制为655万元,严格的管理带来的是实际支出成本仅为427.5万元,节约支出227.5万元。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科教频道中,探索出了一条低成本运作的频道管理新模式。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手机烟台(mYantai)
 来源:贵州日报   

 

  上一篇:广播电视人才队伍状况与需求分析
  下一篇:全球手机广告受重视 众巨头纷纷涉足
      更多...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数码在线网站 DV OnLine©  鲁ICP备12016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