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视作为新兴的电视节目传播方式,目前已经在国内不少的电视台、电台等广电单位,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应用。网络电视借助IP宽带网络进行传播,这样不仅在传输通道上与传统电视存在着明显差异,同时也对节目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分析网络电视节目的编辑之前,首先来讨论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一是网络电视节目素材来源,二是网络电视节目采用的压缩编码方式。
素材来源
网络电视节目素材的来源可谓多种多样,但归纳下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实时播出的电视信号
目前网络电视的节目内容主要还是以采集传统电视播出的节目为主,缺少单独采集制作的内容。对实时播出的电视节目进行收录,是网络电视节目的主要来源。
2.录像带、光盘等存储介质
网络电视中的许多历史节目、精品节目,如电视连续剧等,往往是从录像带、VCD/DVD光盘等形式的存储介质中获取。
3.视音频节目文件
视音频节目文件是已经进行数字编码后的节目,多是提前采集或者转码的节目内容,这也是网络电视节目的重要来源之一。
可以看到,目前网络电视还仅仅是传统电视传播渠道的补充,节目素材主要从传统电视制作的节目中获取,除了一些嘉宾访问类节目之外,专门为网络电视播出而拍摄的节目还不多。除了网络电视是新兴事物、运营商的投入有限之外,广电政策限制也是制约因素之一。
编码方式
网络电视节目是通过宽带IP网络传输的,根据网络传输的特点,要求其节目的编码必须采用不同与传统电视的编码方式。目前常见的网络电视编码格式包括微软VC-1、MPEG4、H.264等,业内人士通常认为VC-1和H.264将是今后最具竞争力的两种编码方式,而我国自主制定的AVS编码标准日前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信在未来也会占据一席之地。
现在大多数网络电视运营商都是采用微软的VC-1编码方式,支持WMV、WMA、ASF等Windows Media文件格式,除了该技术非常成熟易用之外,还因为Windows Media播放器被微软的操作系统直接提供,用户在收看时无需再安装。所以,在网络电视节目的采集编码阶段,往往就直接采集为微软Windows Media格式的文件,也要求在后续的编辑制作环节,需要针对微软Windows Media格式进行编辑制作。
明确了网络电视节目的素材和编码方式,下面我们再来具体讨论节目的编辑制作本身。根据对编辑不同性质的要求,通常可以把编辑制作分为两类:一类是功能强大的专业非线性编辑系统,用来完成节目的精细编辑,如Adobe Premiere、微软Windows Movie Maker等。一类是轻量级的高效精巧的非线性系统,用于对素材进行剪辑和拼接等简单编辑,如方正流媒体剪辑系统、微软的Windows Media File Editor。
精编系统
精编系统,或者叫精细编辑系统,针对的编辑内容通常是精品、专题这类需要充分包装的节目。精编系统强调功能的复杂,特技特效的丰富,能够将编辑人员的创意完全的表现出来,完成添加字幕、过渡特技以及视音频效果等工作。目前市场上可以看到的此类软件包括Adobe Premiere,微软的Windows Movie Maker等。
不过如前所述,目前网络电视节目缺少原创内容,编辑工作往往就是将采集下来的电视节目重新剪切、拼接,完成广告删除、新闻节目拆条等简单操作,最后快速生成节目文件。所以编辑人员对精编系统的依赖性不是很强,更多的还是更强调编辑系统的快捷、易用。
简编系统
相对与精编系统,简编系统是网络电视编辑环节需要更多用到的工具。类似传统电视中的对编系统,简编系统就是完成基本的剪切、合并等操作,不需要完成特技、特效等复杂的编辑要求。目前市场上可以看到的此类软件包括微软Windows Media File Editor、方正流媒体剪辑系统等。
应该看到,简编系统操作的简单并不意味着对软件系统要求的降低,相反,越是简单的操作越是要求软件系统提供优异的性能。以新闻节目拆条举例,如果将30分钟的新闻联播节目中的每条新闻内容都抽取出来,形成独立的文件,假如使用微软的Windows Media File Editor,或者Adobe Premiere来执行,完成全部的工作需要大约90分钟时间。为什么会这么慢?一是无法帧精确定位,不能迅速找到两条新闻内容的结合点,二是编辑完成后无法快速生成,每条新闻条目的生成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网络电视运营系统的人员构成中,编辑人员是最多的。原因就是编辑效率无法提高,为完成节目制作任务,就只能大量的补充人员。
方正网络电视整体解决方案中提供的流媒体剪辑系统,则是专门针对网络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的特点来进行开发的,它不仅实现了简编系统所需的全部功能,而且通过一些独有的技术,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解决了上述的问题,成为了网络电视节目编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 帧精确编辑技术
对于网络电视节目编辑来说,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帧精确编辑。对于采用MPEG2纯I帧编码、MJPEG、DV等纯帧内压缩的文件来说,实现帧精确编辑并不是什么困事。但是对于流媒体而言,由于需要进行传输,码流必须相对较小,这往往需要采用复杂的帧间压缩、增大纯帧内压缩的关键帧间距等方法来实现。
正是由于流媒体视频关键帧之间的距离比较大,为流媒体的编辑带来了一些困难。首先由于关键帧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所在在编辑过程中进行定位浏览时,如果浏览的当前帧不是关键帧,则需要从最近的上一个关键帧位置处开始解码比较长的帧序列,这会花费相对比较长的时间,从而导致定位速度变慢。
经过技术攻关,方正流媒体剪辑系统突破了技术阻碍,实现了帧精确编辑技术,在浏览速度流畅的情况下,能够精确的定位每一帧画面内容,找到每一个镜头切换点,这样就可以准确地切除任何不需要的部分,如广告等,解决了使用其他工具带来的漏剪或者多剪等问题,提高了节目制作效率和质量。
? 快速生成技术
与精编相比,简编只需要实现简单的剪切和拼接即可,要求编辑软件拥有快速、高效、简洁的特点,其实这种高效除了表现在操作上,还突出的反映在节目的最终生成上。常见的编辑软件,在生成阶段需要从头到尾的重新编码,对于简单的编辑操作,这样做无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也是Adobe Premiere等编辑工具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
方正流媒体剪辑系统创造性的解决了节目快速生成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节目生成效率,其节目生成所用时间做到了成倍的缩减,满足了编辑人员对生成效率的要求。
? 实时波形显示技术
根据经验,在新闻节目的两条内容之间,由于镜头的切换,对应的音频在该帧通常表现为静音。如果找到了该位置,其实就是找到了新闻条目的切分点。方正流媒体剪辑系统,利用音频波形实时显示控制技术,可以协助快速定位镜头切换点,使节目拆分更为准确有效。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正流媒体剪辑系统同样是拆分30分钟的新闻节目,用时仅仅为10分钟。与原来需要花费90分钟相对比,可以看出一个优秀的编辑制作工具,对节目生产所带来的巨大成效。
网络电视当前还处于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相信随着相关应用的逐步开展,更新更有效的编辑理念和编辑工具也会随之不断涌现和发展。
作者:陈宁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